瀏陽花炮
瀏陽是國家命名的中國煙花之鄉,瀏陽花炮“始于唐,盛于宋”,起源于瀏南重鎮大瑤鎮,瀏陽花炮源遠流長,迄今已有1300余年的悠久歷史。清咸豐年間,鞭炮莊號遍及湖南省內外各埠,煙花鞭炮年產量猛增,大瑤、金剛頭、澄潭江、文家市及城區等...
【置縣】《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載東漢建安十四年(209)瀏陽置縣。建安二十二年,長沙郡為吳所有,瀏陽屬長沙郡。隋開皇九年(589),改臨湘縣為長沙縣。大業三年(607)廢瀏陽縣,瀏陽并入長沙縣。唐景龍二年(708)復置瀏陽縣。元元貞元年(1295)瀏陽縣升為州。明洪武二年(1369)復降為縣。民國元年(1912),瀏...[查看詳情]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日前,賽迪顧問發布“2021科技創新?。ㄊ?、區)總榜”顯示,瀏陽在“2021科技創新百強縣”中排名第23位。[查看詳情]
瀏陽有贛語,湘語和客家語三大方言區,即江西方言區,長沙方言區和客家方言區,江西方言區主要分布于瀏陽城區、北鄉,東鄉、南鄉一帶,屬于贛語宜瀏方言,為分布最廣的語言,也是瀏陽轄域內主要交際語言,即所謂“瀏陽話",其中又可細分為縣城話、南鄉話,東鄉話,北鄉話。長沙方言區主要分布在瀏陽西鄉的普跡,鎮頭,柏加,官橋、葛家,洞陽和棖沖及北鄉的北盛、永安,這一帶屬于新湘語長沙方言,但與長沙城區方言略有不同,被稱為“西鄉話”,瀏陽西鄉話與長沙縣話比較接近??图曳窖詤^主要分布于地處“東鄉”山區的大圍山地區,包括大圍山鎮,小河,張坊,官渡、七寶山,中和等鄉鎮,被本地人稱為“客姓話”或“東鄉話”,與廣東梅州的客家話[查看詳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辦法,為進一步推進瀏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瀏陽市文旅廣體局組織開展了第九批瀏陽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與評定工作。[查看詳情]